时间:2022-10-02 04:16:05 | 浏览:7273
3月以来,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多点频发,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请广大市民非必要不出区,非必要不跨县(市、区)流动;如确需出区,须提前向所在社区(村)或单位报备,并在往返途中做好个人防护,保护好个人及他人健康;返川汇区前主动报告,返回后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周口市域外来(返)川汇区人员需提前3天向所在办事处、社区(村)和单位(或学校)进行报备。进入川汇区时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未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在车站、高速路口等临时检测点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前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参加聚集性社会活动。进入川汇区后第一时间向居住地办事处、社区(村)报告并配合落实相应措施。
对凡刻意瞒报、谎报重点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病例接触史,逃避防疫管控措施、不配合防疫工作造成疫情传播的,将依据“三法一条例”,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来(返)川汇区部分市民会接收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推送的提醒短信,健康码会有所变化,请收到提醒短信的市民不要恐慌,按照提醒内容立刻向居住地所在办事处、社区(村)报告,配合落实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来(返)川汇区人员赋红码,落实“14+7”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5次核酸检测,完成后转绿码。
(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的其他县市来(返)川汇区人员赋黄码,采取3天2次核酸检测、7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完成后转绿码。
来(返)川汇区人员抵达川汇区后,需居家健康监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积极主动配合落实好我区各项疫情防控管控政策,做到勤洗手、少串门、不聚集、戴口罩,自觉保持1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第一时间戴口罩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主动并如实告知旅居史和接触史。
(一)暂时关停文化馆、图书馆及电影院、影吧、网吧、KTV、歌舞厅、游戏厅、麻将馆、棋牌室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
(二)暂时关停文体活动中心、游泳馆、跆拳道馆、健身馆(房)、篮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台球室等人员密集型体育健身场所。
(三)暂时关停浴池、按摩院、美容院、足疗店、茶馆等人员密集型休闲养生场所。
(四)停止举办各类节庆、演出、展览及其他聚集性活动,停止各类办班、培训、讲座等活动。
(五)各旅行社和在线旅游经营单位暂停经营团队旅游业务及旅游产品,已出行旅游团队需做好游客健康防护工作。
恢复时间,将根据全区疫情防控情况和工作要求另行通知。
全区商超、宾馆、旅店、理发店等民生需求场所,要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规定、规范和要求,严格做好防控工作。
(一)全区所有宾馆(酒店)、民宿及具有留宿功能的场所须严格落实入住人员测量体温,扫“爱川汇”码,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凡行程码带“*”的人员,住宿场所应马上向所在办事处、社区(村)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由办事处、社区(村)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排查并落实相应措施。凡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住宿场所应立即向所在办事处、社区(村)和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实施7天居宾馆酒店健康监测,落实3天2次核酸检测。
(二)全区福利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实行全封闭管理,暂停线下探视活动。
(三)全区商场超市、餐饮机构、宾馆酒店、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严格落实扫“爱川汇码”、测温、通风消毒、佩戴口罩等措施。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落实职工差旅管理,谁审批谁负责,加强职工健康监测。
(四)按照“行业+属地”管理原则,各办事处、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域内所有行业的监管,要求关停而未关停的,立即关停,并一律按上限处罚。民生需求场所未按规定落实防控措施的,立即停业进行整改,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对拒不执行上述规定的经营者,严肃追究责任,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目前,东航MU5735失事航班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3月22日下午2时左右,南都记者在广州白云机场一号航站楼(28号门)的家属接待专区看到,临时接待区仍有航司和机场工作人员守候,该区域旁增加了“MU5735接待处”标识牌。临时接待区仍有航
寒假期间,又到了家里孩子的快乐时刻。不过,频繁看手机、打游戏,孩子的小眼睛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小眼镜”。家长们快跟随教育小微一起,把有关近视的知识学起来吧——01坚持不戴眼镜,近视会得到改善。这是真的吗?有不少家长认为,近视了如果一直不戴眼镜
随着高考结束,暑假来临,不少准大学生将“摘掉眼镜”列为愿望清单,准备去医院做近视手术;还有不少中小学生为了控制眼睛近视度数,或佩戴角膜塑形镜,或佩戴防蓝光眼镜。对于以上这些防控近视的方法,本市第四中心医院眼科主任梁静给出专业提醒。近视手术近
在今天(1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发布了《学前、小学、中学等不同学段近视防控指引》,明确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点,着力提高儿童青少年用眼行为改进率和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0—3岁幼儿应禁用电子产品学前阶段,从加强户外活动、控制电
医学指导/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医师 冯庆阳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 通讯员 林惠芳图/视觉中国2020年6月6日,我们迎来了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其中宣传口号依然强调“科学防控近视,拥有
今天(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教育部发出倡议倡导全国广大家长朋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一、营造爱眼氛围倡导家长主动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配合学校积极参加近视防控科普活动并向孩子宣讲。倡导家长以身作则,减少对手机、电脑、网络游
近3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下降0.9个百分点,基本实现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的防控目标。如何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如何预防近视?来听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近些年我国一直发力的重点。最近,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渐好转,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的量逐渐攀升,记者发现,其中不少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测视力的。家长:从
2021年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在今年的“全国爱眼日”之前,教育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和工作要求,并明确今年的宣教主题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限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多方位更细致地布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上海对于儿童近
“眼科专家提醒,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几乎是不可逆转的。那些口口声声宣扬‘近视可治愈’的,很可能是骗子。”□冯军福每年的全国爱眼日,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呼声都会再度高涨起来。然而,略显尴尬的是,最近有媒体曝出,一位家长因为急着给孩子恢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