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4:24:53 | 浏览:7329
9月27日,中国共产党朔州市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姜四清代表六届市委所作的报告,事关民生福祉,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朔州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的宏伟蓝图,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催人奋进,是全市人民团结奋进的行动纲领。
未来五年
朔州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起了解
01
抓住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和“北肉”交易平台政策机遇,加快建设优质肉羊、优质玉米、优质奶源、优质牧草、优质杂粮、优质蔬果等“六大基地”。
02
努力形成百亿元乳业、百亿元肉业、五十亿元粮油、五十亿元蔬果“四条全产业链”。
03
建设一批产业强镇、产业强村。
04
巩固国家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贡献。
05
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达到1600万千瓦、储能规模达到300万千瓦。
06
逐步构建起基于共享储能的风光储能源端一体化能源互联网。
07
新材料产业集群方面,重点围绕碳基新材料、钙基新材料、固废新材料,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08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方面,以创建“全国重卡换电试点市”为契机,着力打造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09
陶瓷产业集群方面,进一步擦亮“中国北方日用瓷都”品牌。
10
医药产业集群方面,打造晋北特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11
加快培育高新产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信创产业、半导体材料等产业,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12
依托铁路货运优势,打造煤炭交易中心和矿用品交易市场。
13
依托高铁站和机场,打造集加工、配送、分拣、仓储、运输、信息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港综合物流园区。
14
支持经纬通达无车承运物流项目加快发展,推动二期建设尽早开工。
15
推动北京电子城投入运营,支持朔城区打造晋西北商业中心。
16
依托怀仁皮革商贸优势,打造立足华北、辐射全国的皮革商贸集散地和全国知名的皮革产品交易中心。
17
依托陶瓷产业、农牧产业优势,建设陶瓷集散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商品交易中心、大型冷库等项目。
18
加快建设朔州“智创城”,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双创全产业链培育体系。
19
抓紧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集聚创新资源,突出产业应用技术研发,强化成果中试转化和产业化,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0
以山西工学院为龙头,联合相关高校共建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积极争取在朔布局大科学装置。
21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
22
注重培养引进优秀科技人才,加大工作生活支持保障力度,以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吸引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投身转型发展蹚新路的宏伟事业。
23
推动已组建的城发集团、文旅集团、华朔绿色产业集团、华朔能源集团4家市属重点企业做优做强。
24
未来五年要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翻一番、达到700户左右,年产值超过1800亿元。
25
未来五年全市开发区经济总量实现翻两番。
26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和“最多跑一次”,全面推行“证照分离”全覆盖,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优化法治环境,树牢服务理念,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7
发挥“一带一路”沿线区位优势,主动融入京津冀,吸引辐射晋陕蒙,深度对接山西中部城市群,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28
实施“千企百展”国际市场开拓计划,支持外贸型企业扩大出口份额。
29
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产品认证,培育一批自主出口品牌。
30
常态化开行中欧(中亚)陶瓷班列。
31
全力打造以“两节三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平台,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为重点,绘制招商地图,派驻招商队伍,用好公共资源,进行点对点精准招商,不断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资金、技术落户朔州。
32
以集大原高铁、朔州机场、高速公路、城际通道等为重点,打造晋西北现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力争朔州机场2023年3月正式通航、集大原高铁2023年底开行北京,加快推进呼朔高铁前期工作。
33
实现“一本规划统全局、一张蓝图管全域”,构建“两区带动、全市互动、发展联动”的城市发展格局。
34
朔城区、平鲁区要坚持“两区一体”,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合理划分功能定位,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在城市化进程中互联互通互动、协作协调协同,共同发力提升中心城区核心首位度。
35
按照“城内园林、城外森林”的思路,以七里河、恢河为载体打造具有塞上特色的滨河城市样板,加快建设“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百米见园”的城市自然风貌。
36
打通振武街、友谊街、朝阳路,实现市区与平朔生活区互联互通。
37
推进朔州-宁武-静乐-太原北环高速公路建设和市区东北环改造,建设完成阳方口一平鲁、朔城区一应县、朔城区一山阴一怀仁三条一级路改造工程,推动各县(市、区)快速联通。
38
严格城市品质管控,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抓好老旧小区、片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39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切实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0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讲好朔州故事、传播朔州声音,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41
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
42
把朔州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塞上风情旅游目的地和北方知名的生态康养避暑旅游胜地。
43
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为重点,强化动态监测,全面推动政策配套和落地,切实保障脱贫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44
以朔州大医院为龙头,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让人民群众真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45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大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6
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确保2025年实现全域绿化。
47
开展采煤沉陷区、山体裸露区、露天开采区、工矿废弃地“三区一地”生态修复,扎实推进地质灾害治理。
48
推进桑干河、恢河、黄水河、浑河、苍头河“五河”治理,为改善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作出朔州贡献。
49
推进集中供热改造,实施城中村、城边村清洁能源替代,实现全市域清洁取暖全覆盖。
50
打造桑干河生态经济带,把“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
未来五年
全市上下
团结一心
弘扬右玉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
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
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争先崛起
责编:马天佑
近日,《麻城市百里菊花画廊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出炉。在麻城市“建成中心、挺进百强”的关键时期,这份极具战略眼光的纲领性文件,为未来麻城菊花产业的发展擘画出宏伟蓝图。菊花,是麻城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麻城,除了杜鹃花以外,菊花对麻城影响最大。但相
今年以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以党建引领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商桥镇把支部建在生产一线,引进“省级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并在产业链上优选28名党员,组建了中共商桥镇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总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商桥镇粮食产业化联合
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是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省党史学习教育“办实事、开新局”的重要抓手,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南乐县紧紧围绕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积极应对严峻形势,坚持项目为王,开足马力抓建设,提质扩能稳投资,招商引资增后劲,做大
近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下发了《稳定经济运行17条专项措施》,出台了17项具体扶持举措,“真金白银”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该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亮点、新标识,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