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4:40:40 | 浏览:4897
来源: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郑斌 实习记者杨婷婷、田然)盛夏时节,北出雁门,一轴以绿色为基调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6月28日,朔州市低碳硅芯产业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进会议召开;
6月26日,国家高速公路G55怀仁南互通工程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6月22日,朔州市与全省同步举行开发区2022年第二次“三个一批”活动;同日,朔州市“四好农村路”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
2021年10月召开的山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鲜明确立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赋予朔州建设现代化塞上绿都的重大使命。省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朔州市紧紧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把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根本路径,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用足用好能源优势,全力打造能源革命创新高地
煤炭是朔州的支柱产业,走转型之路,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成为煤炭企业转型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朔州市紧扣“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方向,大力推动煤炭智能绿色安全开采,持续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高煤炭先进产能占比。
朔州加快煤炭绿色开采步伐,将煤炭总产能增至1.96亿吨/年,先进产能超过92%。今年1—5月生产原煤9346万吨、增长13.4%。华能山阴2×100“上大压小”项目、平鲁区新建300万吨低阶煤分级分质清洁利用项目、中煤平朔80万吨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在平鲁区下水头乡大松沟村,平朔煤矸石发电150MW农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机械往来穿梭。就在今年3月份,包括平朔煤矸石发电150MW农光储氢一体化、国电海丰平鲁90MW光伏发电、海晶太阳能90MW光伏发电在内,总投资16.49亿元的3个项目在该村集中开工。
朔州紧扣“双碳”战略目标,以“新能源+”思路谋划重大项目,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全市新能源资源丰富,装机920万千瓦(含在建),居山西第二、全国第五。源网荷储氢一体化发电项目加快推进,充分利用废弃矿井建设空气压缩储能,通过“新能源+储能”为产业园提供绿色电力。中国电建怀仁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已列入“十四五”备选项目,三峡集团应县分布式9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
如今的朔州,电力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与五年前相比均实现翻番。三次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高端陶瓷、新能源、碳基新材料、生物医药、草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非煤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高出煤炭行业4.7个百分点。
立足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产业基础和边塞厚重人文底蕴,全力打造农牧融合发展高地
朔州地处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融区域,是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历史人文厚重,边塞风情独特,发展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近年来,朔州市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综合效益,注重粮改饲结合,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守好雁门粮仓。同时立足打造农牧融合发展高地,坚持“特”“优”战略,加快建设优质奶源、优质肉羊、优质牧草、优质玉米、优质杂粮、优质蔬菜“六大基地”。深入推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核心区建设和“北肉”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山阴县不断完善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做大做强“塞外火山土”富硒小米品牌,获得了“中国富硒小米之乡”称号;怀仁市坚持以绿色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绿豆高质高效创建项目,被命名为“中国绿豆之乡”;朔州市高端杂粮、羔羊肉、药茶产业走在全省前列,被命名为“中国杂粮强市”。
2021年,朔州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4.4万亩,同比增加3.7%;全市粮经饲比例稳定在42:23:35,奶牛存栏量、鲜奶产量、肉羊出栏量、饲草种植面积、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人均草牧业收入六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在2022—2023年度省级龙头企业名单上,朔州市省级龙头企业由目前的31家增加到43家,骏宝宸牧草产业化联合体等8家联合体获批成为省级示范联合体。
全省十大产业集群优势区评选中,怀仁市、右玉县两个县进入肉制品(肉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