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5:40:04 | 浏览:2664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平鲁区纪委监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三不”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决策部署,在高压震慑、制度约束、信念教育上一体谋划,一体发力,通过“三抓三强”积极探索全面提升正风肃纪反腐效能的有效路径,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监督治理成效。
抓关键,强高压,持续保持“不敢腐”的高压震慑
平鲁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把牢“不敢”这个前提不动摇,以四个“紧盯”为抓手,保持案件查办力度不松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2021年,累计处置问题线索307件,立案20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2人,留置3人,移送审查起诉1人。紧盯政治建设这个“关键问题”强化政治监督。坚持以政治监督推动政治建设,累计查处违反政治纪律6人,坚持以监督问责倒逼履责尽责,实施党内问责16件、监察问责10件。紧盯乡村振兴、粮食购销等“关键领域”维护群众利益。累计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11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7人。紧盯重大节日“关键节点”正风肃纪。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人。紧盯乡科级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关键少数”严明纪律规矩。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7人,重处分7人;留置并移送了区农业农村局原副主任科员梁某某,实现了区纪委监委留置、移送乡科级干部“零”的突破,同时也是2021年度全市留置乡科级干部第一案;留置了区公安分局原一级警长刘某(副科级),成为全市公安系统留置第一人。
抓监督,强制度,持续强化“不能腐”的监督约束
平鲁区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下足“三个功夫”,推动监督与制度贯通发力,寻求监督检查最大公约数。在促进上下联动上下足功夫。积极推进区、乡、村三级纵向全贯通,乡镇纪委监察办共处置问题线索162件,处理处分105人;对全区224个行政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开展了培训,有力推动了村务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的有效衔接。在贯通监督融合上下足功夫。深化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横向全覆盖的监督体系建设,完成6所区管学校派驻纪检组选派工作,派驻机构共处置问题线索131件,处理处分125人;巡察机构累计发现和反馈问题563件,移交问题线索32件;持续压实监督首责,扎实推进日常监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628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第二种形态处理587人次,占比93.5%。开展谈话函询328件次,更新领导干部廉政档案732份;廉政审核拟提拔重用、调整的领导干部405名,提出暂缓使用或否定性意见12人次;约谈下级“一把手”79人次。采取“直插一线”方式加强换届纪律监督,廉政审核人员3576人次,提出暂缓使用或否定性意见95人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在健全制度机制上下足功夫。出台了《关于建立区纪委监委与政法单位协同对接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定,累计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12份、监察建议书18份。围绕剖析个案找出的症结和漏洞以及发案岗位的共性特征,督促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对职权事项、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进行梳理规范,对潜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全面排查,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机制29项。以“三个一批”为工作引领,查找乡村治理漏洞,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健全村(居)制度13类39项。
抓思想,强信念,持续提高“不想腐”的政治觉悟
平鲁区纪委监委始终把抓思想教育摆在“不想腐”的基础位置来抓,做实“三个强化”,让廉洁文化入脑入心、成风化俗。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建党100周年与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全区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础,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绷紧廉洁之弦。强化警示教育。结合“一案一治理”等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以梁某某严重违纪违法案为题材拍摄了本土警示教育片《农业人的堕落》,率先对区级领导进行警示教育,并辐射区乡村三级干部,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厂矿学校全覆盖,同时督促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对照梁某某忏悔录、反思录深入剖析对照反省;结合宣布处分决定督促有关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38次;以第二、第三种形态为主对136名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教育。强化廉政文化建设。结合市纪委监委开展廉洁文化“七进”活动和学习弘扬右玉精神精品课程“三进”活动,深入挖掘平鲁作为革命老区、门神故里所独有的红色基因和忠廉文化,协助市纪委监委编排大秧歌廉政现代戏《李林》,并在六县区成功巡演;大力弘扬李林精神,成立了由72名党员组成的纪检监察系统“李林突击队”,旨在充分发挥突击队听党话、跟党走、冲在前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开展纪法讲堂、家风促廉等活动,在教育警示和廉洁文化建设中彰显纪法权威、根除腐败土壤。
面对新征程,站在新起点,平鲁区纪委监委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我革命根本政治方向,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做到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不断释放标本兼治综合效应,营造海晏河清、充满活力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为平鲁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责编:薛海涛
来源:朔州市纪委监委
平鲁我的家乡,宣传家乡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职责,今天我们来看看有凤凰落下之城凤凰城,凤凰城也就是平鲁古城,我第一次去平鲁城的时候是一个小姐姐带我去的,到平鲁城我们同行五人平鲁的七月让我感受到家乡的魅力,遍地花香,满山都是黄金甲。第一次来这里被
9月30日,平鲁区第三季度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平鲁交警大队召开,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许震同志、区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交警队大队长马清英首先汇报了前三季度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美丽平鲁绽新颜 ——平鲁区推进“三清三治三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纪实 美景如画的夏日紫晨广场 谢宏 摄昔日“街道广告乱张贴,小巷旮旯尽垃圾,电缆电线横空串,违章违建成顽疾,城市功能不完善。”今朝“商店门脸换新颜,街上不见瓜果皮,电线电缆埋地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平鲁区纪委监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三不”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决策部署,在高压震慑、制度约束、信念教育上一体
春华秋实。2021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平鲁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面对“时代之问”,平鲁区在新时代交出了一份精彩的“开
朔州平鲁区陶村乡歇马关村坚持以党建推动基层治理,通过发挥“统领、引领、带领”三个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坚持政治统领,把牢治理核心。村党支部坚持把党性教育摆
今年以来,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歇马关村坚持以党建推动基层治理,通过发挥“统领、引领、带领”三个作用,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治理效能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政治统领,把牢治理核心。村党支部坚持把党
10月5日,朔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亮在平鲁区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城区集中供热、清洁取暖改造、挂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从严从细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织密织
9月29日,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带队深入朔州市第五中学、山西工学院、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三矿等地,对校园安全稳定、学院总体建设、疫情防控、煤矿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督导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
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经济较弱,2020年全市GDP为1100.5亿元,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九。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朔州市常住人口为159.34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了121413人,人口减幅达到7.0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朔州平鲁区1井坪镇82689人朔州朔城区1神头镇37474人朔州朔城区2小平易乡33467人朔州朔城区3下团堡乡30630人朔州朔城区4滋润乡22451人朔州平鲁区2白堂乡20042人朔州平鲁区3下面高乡19830人朔州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内外长城之间,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和林格尔接壤;西南与忻州市偏关、神池两县毗连;南临朔城区;东靠山阴;东北连右玉。全区南北长69.5km,东西长67.9km,呈三角形状,全区国土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
干部大会现场3月28日上午,朔州市平鲁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区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梁宣布省委决定:郝云同志任中共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胡坚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国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全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0月4日,平鲁区全面动员,在建成区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早上7点,记者在建成区各个核酸检测点看到,采样台、等候区、体温监测区、临时
井坪鸟瞰图。刘强摄享誉全国的油菜花海—平鲁区万亩油菜花海一景。崔永旺摄近年来,平鲁区举全区之力打造文旅洼地。图为身披节日盛装的北固山。谢宏摄美景如画的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一隅。高君成摄鲁丰肉业鲜肉制品加工。焦维斌摄享誉海内外的平鲁红山荞麦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