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5:41:02 | 浏览:385
山西日报记者袁兆辉 通讯员谢宏 焦维斌报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平鲁区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区、乡、村三级用力,取得了明显收效。
在实际工作中,平鲁区首先把红色教育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平鲁区是革命老区,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和旅游资源,该区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与当地富有特色的自然旅游资源结合起来,使得当地农民在依靠旅游致富的同时,也收获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其中,阻虎乡迎恩堡村发挥自身优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结合红色教育,连续数年举办油菜花生态旅游观赏季活动,做出了名气,做出了效益。
乡风文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提升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推进基层治理注入强大力量。平鲁区坚持用乡风文明打造精神殿堂。该区积极发挥农家书屋作用,让科学和文化驱除旧思想旧观念,建立新思维新理念,进而使村民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经过多年建设,平鲁区实现村村都有图书室的目标,藏书涵盖了农业科技、文学艺术、百科知识等在内的大量书籍。在井坪镇上麻黄村头图书室,每天都有偷闲前来读书“加油”的村民,他们都说,是书籍给他们开了人生的另外一扇窗户,不仅增长了劳动生产知识,让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劲头。与此同时,平鲁区委宣传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一定规模的送戏下乡等“三下乡”活动,真正使“核心价值观进农家”“优秀传统文化进农家”“科学知识进农家”“文明风尚进农家”“法律法规进农家”等活动落到实处。
平鲁区还坚持用乡风文明驱除不良风气。大力加强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同样是建设乡风文明的重要一环。该区白堂乡窝窝会村是平鲁历史上有名的文化村,尤其是经过最近几年的整治,更是面貌一新。2021年,该村以创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为目标,投资340万元对街道和沿街房屋进行整治,并对村内的红色教育资源——“绥蒙军区旧址”进行了恢复,在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引领下,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的窝窝会村,主动保护环境的多了,乱堆乱放的少了;举止优雅、语言文明得多了,吵嘴打架的没了;遵纪守法的多了,赌博犯法的少了……乡风文明建设正把一个全新的窝窝会展示在世人面前。平鲁区全面建设乡风文明的实践,使全区广大乡村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有力促进了全区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编:李琳)
山西日报记者袁兆辉 通讯员谢宏 焦维斌报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近年来,平鲁区高度重视乡风文明建设,区、乡、村三级用力,取得了明显收效。在实际工作中,平鲁区首先把红色教育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平鲁区是革
老旧小区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十字路口、居民小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心广场、城市公园,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市民流连忘返;公园绿地,一花一景,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脉动……如今,行走在朔州市平鲁城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平鲁我的家乡,宣传家乡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职责,今天我们来看看有凤凰落下之城凤凰城,凤凰城也就是平鲁古城,我第一次去平鲁城的时候是一个小姐姐带我去的,到平鲁城我们同行五人平鲁的七月让我感受到家乡的魅力,遍地花香,满山都是黄金甲。第一次来这里被
9月30日,平鲁区第三季度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平鲁交警大队召开,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许震同志、区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交警队大队长马清英首先汇报了前三季度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美丽平鲁绽新颜 ——平鲁区推进“三清三治三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纪实 美景如画的夏日紫晨广场 谢宏 摄昔日“街道广告乱张贴,小巷旮旯尽垃圾,电缆电线横空串,违章违建成顽疾,城市功能不完善。”今朝“商店门脸换新颜,街上不见瓜果皮,电线电缆埋地
平鲁区农业生产以传统种、养为主,现代设施农业少,教育医疗、文化服务、科技推广等影响长远发展的公共服务基础相对薄弱……为补齐影响全区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和幸福指数的短板,平鲁区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持续缩小城乡
发展特色农业,是振兴传统产业的重要手段。在平鲁区,一些农牧企业积极响应我省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品牌战略,以种植药茶为基础,全力打造集养殖、种植、旅游观光、农事体验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循环体系,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北方
本报讯 9月8日,走进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窝窝会村,平坦的柏油马路通向村庄的四面八方,雪白的墙上绘满了移风易俗的彩色图画,村级活动中心的图书为人们提供着精神食粮,村里的男女老幼在怡然自得中享受着新生活的幸福。曾经灰头土脸、冷落萧条的窝窝会村的
生硬、单调、缺乏生气,这是城市电箱给市民最直观的印象。平鲁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主次干道沿线上的原本冷峻单调的配电箱披上了彩绘“新衣”,摇身变成街头“艺术品”,成为又一道靓丽风景。近日,记者在井坪城区各街道漫步,沿途看到配电柜和电缆箱
黄河新闻网朔州讯(记者 郑斌 通讯员 郭俊德 侯守业)9月6日上午,平鲁区创建文明城市“十三项专项重点行动”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平鲁区敬德文化活动中心广场举行,动员全区上下人人参与,携手同心,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增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创新“实、公、红、真、活”五字工作法,推动“星级文明户”创评工作有形有效深入开展,让“追星”“创星”成为新风尚、新热潮,助力乡村振兴塑形更铸魂。“实”就是实事求是定星。结合乡村治理实际,将抓党建促基层治理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山西省各市县发展日新月异,质量攀升,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黄河新闻网特开设“瞰见魅力山西”专栏,“解读”山西省各地市、县乡于近年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卫生乡镇”
5月22日上午,朔州市平鲁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胜利闭幕。区委书记郝云在闭幕会上对平鲁今后的发展布局及具体实施路径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让全省了解平鲁、支持平鲁,为平鲁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条件,为我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黄河新闻网朔州讯(实习记者 李一凡 通讯员 谢宏 范磊)东风拂面暖,极目气象新。在朔州市平鲁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朔州低碳硅芯产业园,笔者看到,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有序施工的项目工地,一派如火如荼的生产、建设场景……目之所及,生机盎然、干劲十
今年以来,平鲁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效益标准衡量项目建设,全方位考量项目整体规模、投资强度、科技含量、产业带动、资源利用、产出效益,通过持续深化“项目建设年”和“三个一批”活动,以项目谋转型、促发展、惠民生,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