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15:48:36 | 浏览:283
暴雨如注,总有一种色彩给人带来温暖希望;汛情严峻,总有一种“硬核”力量筑牢安全屏障。2022年8月,短时强降雨剧增,一场与汛情搏击的恶战、苦战在朔州市平鲁大地全面打响。平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紧抓不放。一个个逆行身影在黑夜奔袭,或奔赴急流险滩,或转移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以无一人伤亡的优异成绩,书写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履职答卷。
践行初心 凝聚起防汛救灾强大合力
这是一场罕见的雨情、汛情和灾情。单月降水量达到358.2毫米,超出上年同期296.6毫米。截至8月24日,降水量达到630.8毫米,超出2021年全年总降水量238.8毫米,接近1967年8月历史极值;平鲁区受灾人口33564人,农作物受灾11054.686公顷,房屋倒塌177户369间,区乡道路水毁183处、水毁路面9550平方米,农村田间道路受损1894.635公里。
暴雨突袭,公路受阻,启动重大灾害性天气应急响应……防汛救灾形势异常严峻、刻不容缓,平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向全区人民发出战斗动员令。
越是艰险时刻、关键时分,越能校验党员干部的勇气、智慧与担当。8月24日,平鲁区委书记郝云先后赴北坪移民村、向阳堡乡中牌村、小庄村、杨树坡村等地,调研指导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实地查看房屋、道路、农作物等受灾情况,详细了解村民食宿保障、物资储备、人员转移安置及防汛减灾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安排部署防汛减灾、强降雨防御等重点工作。
同一天,平鲁区委副书记、区长苑冬梅带队赴井坪镇下麻黄头村、双碾乡乔沟村、双碾乡东港村等地,实地察看了解道路积水塌陷问题、村民房屋受损、农田受灾等情况,听取相关负责人情况汇报,要求全区上下时刻紧绷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向群众推送预警信息,严格汛期值班值守,以地质灾害隐患点、易积水地带、行洪河道、老旧窑洞为重点,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在平鲁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统筹协调下,全区各级部门密切协作,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有效应对汛情,共同筑就了防汛救灾的坚实屏障。
灾情就是命令,抢险就是责任。8月汛情加大以来,平鲁区委、区政府于8月18日、21日、24日连续召开紧急会议进行调度,对防汛抢险和灾后重建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各级各部门快速反应、迅速行动,提前部署、关口前移,团结协作、合力抗灾。平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第一时间奔赴一线、靠前指挥。党群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平鲁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紧急动员、迅速行动,赴各地质灾害区全力排查,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开展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各项工作。8月21日晚汛情紧急,平鲁区包乡领导全部下沉乡镇一线。防指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全员在岗,逐村逐户逐人排查,连夜紧急转移受灾群众62户172人,发放应急帐篷100顶、被褥300套,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全部足额发放到位。
汛情面前,平鲁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承诺内化于心,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外化于行,上下一心,闻“汛”而动,当好队伍的“主心骨”“方向盘”,在危急时刻稳住了人心、稳定了民情、聚集了合力。
百倍努力 为民止损勇担当
“马上就到”是井坪街道办北坪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刘宝在这次防汛工作中说得最多的四个字。据村民反映,半夜,他还打着手电筒,穿着雨靴,在村里的灾害隐患点排查,动员村民提前转移避险。
平鲁区严格落实包联责任制,层层压实防汛责任,组建两个防汛检查组,对全区山洪灾害预警点及河道、水库、淤地坝、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路段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对发现的3条河道隐患问题立即整改到位,对个别淤地坝放水孔塞丢失、坝坡面雨水冲沟、上坝道路冲毁等问题全部进行了修复,对8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列入群测群防三级监测网络,其中7处隐患点安装了普适性监测仪器。为防止建成区发生内涝,平鲁区疏通如意湖至上称沟村行洪渠道1.5公里,消除了安全风险隐患。同时,平鲁区成立了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支共139人。各乡镇、企业组建了兼职应急救援队伍300余人。入汛以来,救援队伍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密切监视雨情汛情险情,做到汛情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灾情第一时间处置。目前,全区30条主要河流行洪畅通,38座淤地坝无安全隐患,159个山洪预警点、18个自动雨量站、2个水位站全部运行正常,长城水库库容、警戒水位等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转移安置受灾群众444户995人。
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在平鲁区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也让居住在安置点的搬迁群众体验到了别样的“温暖”。“今天是我在宾馆住的第8天,这么好的食宿环境,不需要掏一分钱,政府全部兜底,跟党走,我放心……”白堂乡潘家窑村搬迁安置群众黑建军说。
多方筹措灾后重建资金。平鲁区全面核实受灾情况,加大与山西省、朔州市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专项帮扶资金。与境内各煤矿企业沟通对接,倡议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全区灾后重建工作。灾后重建资金除上级专项、企业援建、个人负担等以外,全部由区政府兜底保障。为加快开展重建工作,平鲁区财政先期已拨付每乡镇200万元重建资金,确保各项工作迅速开展。
开展防汛救灾工作,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大考”。平鲁区各级各部门做到批示要求迅速传达、叫应唤醒直达基层、防范工作见行见效、督导检查较真碰硬,切实以广大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平安指数、幸福指数,奋力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众志成城 风雨同舟重建家园
堆积的淤泥、错落的碎石、塌陷的地面……强降雨过后的凤平线双碾段,大型施工机械和工人师傅正在对前段时间被雨水冲毁的边坡路段进行路基夯实作业。作为平鲁区西北山区的重要县道,凤平线承担着保障周边四个乡镇群众出行的任务,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快修复通车迫在眉睫。
“雨停下来了,但对公路人而言,这一刻则刚刚开始。”施工负责人尹日成说:“由于这段路水毁比较严重,我们把路基以及挡土墙全部重新做,路面水稳也得重新做,预计本周就能顺利通车。”
凤平线只是平鲁区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水毁修复的一个缩影。灾情发生以来,平鲁区交通运输部门积极组织应急抢修力量,按照“先干线,后支线,先修复,后治理”的原则,组建8只应急抢修队,排查道路水毁隐患220处,共出动人员1600余人次,机械320台次,完成隐患治理修复120处。此外,为了保障即将到来的秋收工作,平鲁区还抢修完成1000多公里的田间道路,确保秋收粮食颗粒归仓。
除了加快修复农村公路外,修建群众受损房屋也是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这两天,家住平鲁区阻虎乡刘家窑村的王花大娘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愁眉多日的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然而就在上个月遭遇强降雨的时候,王大娘还是一筹莫展。
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重心和使命所在。针对村里窑洞受损情况,乡村两级干部挨门逐户进行排查登记,并尽快协调加固维修。眼瞅着崭新的彩钢屋顶逐渐接近完工,心里有了着落的王大娘还时不时给施工队搭把手,高兴得合不拢嘴。
阻虎乡党委书记郑建平说:“灾情发生以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干部赴各村进行受灾情况摸排统计,在尊重群众意愿和地质隐患评估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维修加固或者新建等方式加快推进房屋维修重建工作。同时对于受灾情况严重的住户,我们在生活上给予政策内的帮扶,确保受灾群众不因灾返贫,在上冻前能够全部顺利入住。”
截至目前,平鲁区12个乡镇12167间受损房屋的重建修复工作已经全部展开,群众生产生活秩序正在逐步恢复正常。
平鲁区农业农村局进一步核实农作物受灾面积,抓紧开展减灾减损抢收工作,同时督促保险公司抓紧开展农作物保险理赔,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同时,统筹考虑明年春播实际,在春节前后对受灾群众春播所需农药、化肥、地膜等物资进行帮扶。
平鲁区乡村振兴局重点关注脱贫户和脱贫监测“三类户”,准确掌握受灾情况,及时沟通上报山西省、朔州市乡村振兴局。在此基础上,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坚决避免因灾返贫。
天灾难避,人心可聚。暴雨之下,股股暖流涌动,彰显着平鲁干部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那些感恩的眼神和暖心的笑容带着更美好的期盼。平鲁广大党员干部正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
来源:朔州市新闻宣传中心
暴雨如注,总有一种色彩给人带来温暖希望;汛情严峻,总有一种“硬核”力量筑牢安全屏障。2022年8月,短时强降雨剧增,一场与汛情搏击的恶战、苦战在朔州市平鲁大地全面打响。平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到普通党员干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
9月30日,平鲁区第三季度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在平鲁交警大队召开,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区公安分局局长许震同志、区道路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交警队大队长马清英首先汇报了前三季度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
4月21日上午,朔州市平鲁区农业农村局召开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题会暨业务培训会。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区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孟彦业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司法局、区自然资源局、区交通
为进一步壮大我区基层人才队伍,切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根据《2022年平鲁区招聘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平组发〔2022〕3号)要求,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大学毕业生到村(社区)工作
朔州平鲁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定期发布中部六省公共图书馆联盟“共读一本书”、“红色书籍”推荐、“满城书香、经典朗诵”、“阅读传承经典、美育滋润心灵”等线上全民阅读活动,累计参与量达110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
今年以来,朔州市平鲁区陶村乡陶东村围绕落实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全面推行“123”工作举措,稳步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让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抓实一个核心,筑牢基层治理堡垒。陶东村始终坚持把加强支部核心引领作用作为首
老旧小区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十字路口、居民小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心广场、城市公园,设施完善、服务周到,市民流连忘返;公园绿地,一花一景,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脉动……如今,行走在朔州市平鲁城区,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全省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朔州市平鲁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拓宽省校合作领域,深化省校合作成果,不断释放广纳贤才的强烈信号,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32个,形成12大基地共66个具体基地建设项目,力促企地与高校“拥抱”、产业与科研“联姻
平鲁我的家乡,宣传家乡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的职责,今天我们来看看有凤凰落下之城凤凰城,凤凰城也就是平鲁古城,我第一次去平鲁城的时候是一个小姐姐带我去的,到平鲁城我们同行五人平鲁的七月让我感受到家乡的魅力,遍地花香,满山都是黄金甲。第一次来这里被
美丽平鲁绽新颜 ——平鲁区推进“三清三治三提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纪实 美景如画的夏日紫晨广场 谢宏 摄昔日“街道广告乱张贴,小巷旮旯尽垃圾,电缆电线横空串,违章违建成顽疾,城市功能不完善。”今朝“商店门脸换新颜,街上不见瓜果皮,电线电缆埋地
9月29日,朔州市委书记姜四清带队深入朔州市第五中学、山西工学院、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井工三矿等地,对校园安全稳定、学院总体建设、疫情防控、煤矿安全生产等工作进行督导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
朔州位于山西省北部,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经济较弱,2020年全市GDP为1100.5亿元,在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中排名第九。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朔州市常住人口为159.34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了121413人,人口减幅达到7.0
一、各乡镇人口与土地朔州平鲁区1井坪镇82689人朔州朔城区1神头镇37474人朔州朔城区2小平易乡33467人朔州朔城区3下团堡乡30630人朔州朔城区4滋润乡22451人朔州平鲁区2白堂乡20042人朔州平鲁区3下面高乡19830人朔州
平鲁区地处晋西北内外长城之间,位于山西省北部边陲,与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和林格尔接壤;西南与忻州市偏关、神池两县毗连;南临朔城区;东靠山阴;东北连右玉。全区南北长69.5km,东西长67.9km,呈三角形状,全区国土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
干部大会现场3月28日上午,朔州市平鲁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区委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组织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国梁宣布省委决定:郝云同志任中共朔州市平鲁区委书记。胡坚出席会议并讲话王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