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报朔州11月25日讯(记者刘成根 通讯员徐士文 赵振华)近年来,朔州市平鲁区在农业转型发展、产业振兴的大潮中,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基地建设、板块布局、典型示范、引领全区的办法,以“6413”产业链延长模式,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朔州11月25日讯(记者刘成根 通讯员徐士文 赵振华)近年来,朔州市平鲁区在农业转型发展、产业振兴的大潮中,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基地建设、板块布局、典型示范、引领全区的办法,以“6413”产业链延长模式,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而增进了农民福祉,促进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让村民尽享新农村建设成果。
“6413”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建好六大种植基地、打造四大加工园区、创设一个科研中心、完善三条旅游线路”。
六大种植基地:打造以阻虎乡为中心的3万亩红山荞麦品牌种植基地;打造以高石庄乡为中心的连片10万亩优质油料作物种植基地;打造以凤凰城镇为中心的3万亩特色杂粮种植基地;打造以烨明农牧专业合作社为中心的西北乡10万亩中药材优种种植加工基地;打造以平朔复垦区为中心的3万亩沙棘林示范种植基地;打造以高石庄乡为中心的10万亩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种植基地。
四个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新建小杂粮、中药材、饲料饲草、肉制品4个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一个农业科研中心:农产品开发科研指导中心。目前,已指导落户平鲁的山西源生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山西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共同研发亚麻籽提取木酚素、亚麻胶、固态饮料系列产品;指导长良农牧专业合作与中国三农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推广应用服务中心成功试种新型饲草大叶蛋白菊;指导木森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内蒙古三瑞公司深度合作,对红藜麦、文冠果、向日葵进行大棚温室新品种改良试验。
三条旅游线路:阻虎至凤凰城镇古长城沿线、井坪至上木角门神文化故里、李林烈士陵园至窝窝会村红色旅游线3条乡村文化旅游线路。同时,该区对标国家和省、市、区四级优秀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采取引进来教育、走出去取经的大开放办法,培育了项目领先、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30个,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